谭浩俊股票配资佣金
文章首发于“谭浩俊”,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一定程度上,万科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万科走出困境了,房地产市场就真的趋于稳定了。万科还在探底,房地产市场也就没有真正稳定,也处于探底过程。
据澎湃新闻报道,7月14日,(万科A,000002.SZ)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上半年,万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显示为亏损100亿元至12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95亿元至115亿元。
同期,实现销售收入691.1亿元,交付超4.5万套房源,销售回款率超100%;存量盘活回款57.5亿元,并以盘活模式新增获取项目3个;合并报表范围内新增融资和再融资249亿元(不含股东借款);顺利完成164.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实现大宗交易签约金额64.3亿元;经营服务类业务整体保持增长势头,经营效益在行业细分领域保持前列。
也就是说,眼下的万科,一边仍在探底,仍在承受着巨额亏损带来的强大压力,一边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且这些因素对于万科走出困境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如果这些积极因素能够持续发挥作用,且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多,对于万科触底反弹将形成非常有利的影响。
事实也是,放在前些年,谁要说万科出现亏损,甚至亏损额巨大,打死也不会相信的,万科也是会迅速做出反击的。那时的万科,只愁钱没处花,根本不需要考虑资金的问题。而金融机构,对万科也是120个放心,都想争着、抢着给万科放款,就看万科愿意要谁给的钱了。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好日子过得爽快,不代表没有苦日子等着。随着郁亮从王石手中接过万科,尽管破天荒地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给人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实际是,那时的万科,不,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真的已经到了“活下去”的门前了。也正是在这一年,恒大的达到了他的人生巅峰——中国首富。现在看来,许家印的这个中国首富,实际是中国首负。只是,泡沫没有破裂,还闪耀着各种光芒。很快地,中国首富就应验了郁亮的“活下去”。也就短短的几年时间,许家印就跌下首富神坛,快速滑向中国首负。
在恒大出现严重问题后,很多人还曾经建议,万科应当去收购恒大。殊不知,此时的万科,别说收购恒大,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就算不错了。结果证明,万科也活不下去了。要不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不是有深铁集团的全力支持,万科也会出现恒大那样的现象。别的不说,按照万科发布的公告,年内深铁集团已累计向万科提供借款超218亿元。正是深铁集团给予的资金上的大力度支持,万科才没有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也才能战战兢兢地活着。
作为曾经的房地产市场标杆企业,万科已经不大可能继续当标杆了。但是,仍可以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企业。而风向标的主要作用,就是观察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探底结束,开始触底反弹。如果连万科都仍处在探底阶段,其他企业就更不可能触底反弹了。而眼下的万科,似乎仍在探底,只是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底部的存在了,感受到再加把劲就能触底反弹了。因为,在住房增量趋于理性,存量正在被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消化,信贷资金也有利于房企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已经出现了丝许松动,广大居民也不再是等待观望,而是在理性购房了。
注意,是理性购房,而不是冲动购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很难再出现冲动购房现象了,而只会理性购房。理性购房也呈现出强理性和弱理性两种,现在看到的是弱理性购房,强理性仍在等待观望。这也意味着,供需矛盾在慢慢缓解,但缓解的速度实在有限。因此,包括万科在内的房地产企业仍然需要用巨额亏损来应对市场的缓慢恢复,房地产市场能否步入触底反弹阶段,还需要耐心等待,半年、一年、还是两年,除了看居民的购房理性之外,还要看经济恢复的可持续性。一旦经济步入有序恢复、可持续恢复阶段,房地产市场的触底反弹时机也就成熟了。过去是房地产市场推动经济增长,现在是经济恢复带动房地产市场触底反弹,角色出现了转换,但规律不能改变,房地产业仍然只能是经济的组成部分,而不能总靠经济的带动,何时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对房地产行业来说,也是需要更加理性地思考的。
今日头条 | 搜狐 | 一点资讯 |
新浪头条 | 大鱼号 | 雪球 |
百家号 | 东方财富 | 智云平台 |
京东金融 | 小红书
作者|谭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谭浩俊微财经
中鑫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